研究显示,孟加拉国的两种濒危灵长类动物:费埃叶猴(Trachypithecus phayrei)和帽叶猴(Trachypithecus pileatus)正面临生存威胁。在这两个物种的混合群体中,已经观察到并确认了杂交现象。如果这种杂交现象持续下去,可能会导致一个或两个物种的灭绝。
这项研究发表在《国际灵长类学杂志》上。
在2018至2023年的五年间,由德国灵长类动物中心的博士生Tanvir Ahmed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对孟加拉国东北部的叶猴种群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在研究的98个叶猴群体中,有8个是由费埃叶猴和帽叶猴组成,其中三个群体中有个体是这两个物种的杂交体。
随后,研究人员在德国灵长类动物中心的实验室分析了这些物种的遗传样本,并确认了一例杂交。这只叶猴的母亲是帽叶猴,父亲是费埃叶猴。另一只杂交雌性表现出母性特征,表明至少雌性杂交体是有生育能力的,并且能够繁殖。
在灵长类动物中,杂交现象通常较为罕见,但在相关物种的分布区域重叠时可能会发生。人类活动,如森林砍伐、栖息地破碎、狩猎和捕捉灵长类动物,导致种群数量减少,限制了个体在当地种群之间的流动,从而可能增加杂交的风险。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艾哈迈德表示:“可育杂交物种的存在尤其令人担忧,因为这表明这两个濒危物种之间的基因流动可能对它们未来的基因组成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资深作者Christian Roos强调了研究结果的全球重要性,“这不仅是一个局部问题。当栖息地遭到破坏时,动物会不自然地杂交,形成混合群体,这可能导致杂交现象的发生,甚至可能导致一个或两个物种的灭绝。”
迫切需要采取行动:以保护和研究森林为关键策略
研究还表明,与保护较少的森林相比,保护良好的森林中叶猴的种群密度更高。然而,这些森林往往过小、过于孤立和支离破碎,无法确保该物种的长期生存。
“森林保护必须成为国家的优先事项。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行动,我们不仅可能失去这两种猴子,还可能失去孟加拉国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Ahmed说。
除了森林保护外,还需要进行研究,以更好地了解杂交的影响并制定适当的保护策略。
该研究的合著者Dietmar Zinner总结道:“这项研究敲响了警钟。我们需要更多的数据来制定有效的长期保护策略。进一步的研究将帮助我们了解杂交的程度、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如何防止其最坏的后果。”
在孟加拉国东北部,法尔叶猴的数量不到500只,帽叶猴的数量不到600只,这些物种的生存时间已经不多。它们的生存依赖于立即采取行动,包括森林保护和在森林之间为物种创造扩散走廊。
作为由德国灵长类动物中心和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支持的博士项目的一部分,艾哈迈德研究员目前专注于对叶猴种群及其对气候变化脆弱性的广泛基因研究。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制定一项保护孟加拉国叶猴的行动计划。
本文来自作者[晓丝]投稿,不代表环游旅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nn9.cn/jyfx/202508-337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环游旅行的签约作者“晓丝”!
希望本篇文章《研究发现,森林减少导致叶猴物种间的杂交现象》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环游旅行]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 研究显示,孟加拉国的两种濒危灵长类动物:费埃叶猴(Trachypithecus phayrei)和帽叶猴(Trachypithecu...